設置祿位牌是一件神聖的事,但就在要寫這篇前十分鐘,收到導演的line,內容說他為了我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去照我,但菩薩回去了,因為菩薩用不著菩薩來照顧……

其實第一句話,我就想打臉了,這是什麼髒東西?

 

 

就如同前兩天的新聞,一位具製作神偶20年經驗的老師傅,模仿布袋戲人偶造型也做了好幾尊,然後在某某神出巡時,假黑白郎君、假素還真(一直到大四那年才知道他是男的)以及誰誰誰,也都出巡了…

第一個反應是,素還真他們是電視、電影圈的藝人,不是神界的啊……

神偶師傅,你也幫幫忙,都已經有20年經歷了,為什麼不能自創,要去模仿呢?還義正嚴詞的說,怕侵權有刻意把衣服和配件改過!好想罵人啊,copycat

 

對,導演傳給我的落落長一段,我終於看到重點了,

把這信傳給妳14位的朋友,……,妳深愛的某個人將會給妳驚喜(美江到處撿鑽石是嗎?),妳會收回5封信……不要忽視他,妳正在受考驗…

 

哇,好恐怖,我應該把全文都po上來的~

史上最髒的話已經不足以形容我現在的心情,嘖,都幾歲了,還相信幸運信這種東西,莫名其妙!現在是科技年代,光明燈都有網路版了。

 

真的很討厭那種拿神明、上帝開玩笑的事,關於信仰的問題,應該嚴肅看待的,當然也要與時俱進,不是拿上帝、神當擋箭牌。

 

大學時,一回阿慈很氣憤說,看到一位阿婆在敬字亭燒紙錢。

嗯,我只拍拍她的肩說,阿婆很虔誠。

老實說,在未讀台灣建築史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敬字亭,是的,課本沒教。而祿位牌也是,課本沒教,一天在廟裡看到,好奇驅使查了一下。原以為這是宜蘭人才有的習俗,後發現,嚴格說來這是客家人的習俗。

 

「祿位」是廟宇中常被忽視的位階,其是除了主神以及陪祀神之外,為人所祭拜、為廟宇所供奉,其中同時包含往生者與在世者。以往祿位資格必須是共同組織義民軍、保衛家鄉之士,除了對地方有所貢獻之外,於廟亦有相當程度的貢獻。然漸漸地,祿位變成是可以金錢買賣,而得的特殊位階。

 

讀一下詩人楊廷理的〈丁卯(1807)秋出山後居民為製祿位牌見而有感〉。

 

 

〈丁卯(1807)秋出山後居民為製祿位牌見而有感〉楊廷理

祿位何年製,相看感慨增。

浮名天地忌,輿論古今稱。

事業空懷抱(予戍伊犁2六年),焦勞乏伎能。

重來慚捧檄,規畫記吾曾。

不有非常者,誰教創始謀(方制軍開示事宜十八則)。

催科出撫字,布化本優游。

黎庶思官久,番羌待澤稠。

敢辭于役苦,憚向此淹留。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參冊,作於嘉慶15年(1807)作者再次入蘭時。早在嘉慶12年(1804),楊廷理在朱濆事件落幕後便離開噶瑪蘭,當時居民為了感念他製作祿位牌供奉,事後再次入蘭,見到祿位深感欣慰而有此作。

 

 

祿位的成立係承襲道家長生思想以及佛家功德觀念而來。但可分兩種,一是屬於廟方主動給的,也就是對於廟宇、社區或公共事務的貢獻之上,並由廟方感念施主功德主動給予祿位;二是主動爭取,廟方經決議後才給予的,則是由祿位施主主動取得,經由擔任義工對於廟宇有所貢獻,或是以捐獻的方式取得廟宇祿位,而這樣的貢獻不需經過社區的認同,只需經由廟方的同意便可獲得祿位,廟方可視廟宇本身需求設立取得祿位的條件決定的,這一類祿位的永生來自神話的再現產生功德,並經由功德迴向而獲得神力護佑,求得生命的延伸而來。

 

關於楊廷理的長生祿位較所皆知的是位宜蘭縣頭城鎮頭城開成寺,有奉祀楊廷理的長生祿位,名曰「特棟臺灣府正堂前任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柳州楊號雙梧大人長生祿位」。

 

又題解中有寫到,「今宜蘭昭應宮開蘭名宦木像三尊,中間供奉的便是楊廷理,已由長生祿位提升為神祇地位,足見蘭人對其感念之情。」

 

確實在宜蘭市昭應宮的蘭境三大老塑像,分別是陳蒸、楊廷理、瞿淦。

 

不過這有點弔詭,根據很多資料上寫說楊廷理的長生祿位不少廟宇都有功俸,如題解說的是為感念之情,但是我們羅東的城隍廟祭祀的卻是潘賢文,那個在1810年被楊廷理處死的人,加上不少廟宇的楊廷理的祿位早就失蹤下,嗯,「感念」這兩字可能要收起來,官方和地方的兩場顯然不同。

唉,我不時想到課綱,為什麼要退回到我小時候呢?

 

那天一位大哥留言給我,

現在問我台灣原住民有幾族?我還是不知道,但我還是活的好好的~課本內容僅是參考與應付考試(在台灣),等你出社會了,只會忙著為生活而努力,歷史與地理大概很久才會用到,不會也不至於沒工作~

 

我嘆了很長一口氣,感到一種只是為應付考試的消極,然後他的孩子一個大學、一個高中,讓人擔憂的年紀,想了大半天才回應,

我是覺不該把大半生命浪費在應付考試的東西上!何不就直接讀有用的書,學會獨立思考能力,不是出了社會重新摸索。我想認識我的阿公阿祖,他們寫文寫詩組文學社被稱是台灣文學家,可是我對他們的認識卻比蔣中正還要少,對他們經歷過的時代變遷更不及孫文的。因為228事件,他們不允許被提起。我是從祖譜才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血統,去查書才知有平地原住民這事,但我早在國小就能背出漢滿蒙回藏苗傜……我想,認識自己的土地跟為生存努力並不衝突,如果我更早知道會更好,而不是去背那些不存在的地理。然後,我幾乎每天都要走蔣渭水高速公路,更一定要認識他。

 

 

從楊廷理並為戶德普遍祭祀這事,更讓我覺得,關於歷史真的需要更客觀的敘述。

 

然後看了一下歷史資料,有另一說,當年楊廷理為削減潘賢文在地方的勢力,和漳州人陳奠邦合作,並使勁拉攏泉州人,使得泉州人潘賢文得罪了自己人,佔領的地區也被覬覦,最後就被剷除了。而,相信潘賢文的那群人不畏當時政局,仍舊為他設立祿位,祭祀至今。

 

真的很有感,歷史不該只為歌頌某特定人士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