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殽果層層列此筵,紙錢焚處起雲煙。滿城香燭人依戶,一路歌聲月在天。

明滅燈光隨水轉,輝煌火炬繞街旋。鬼餘爭食齊環向,跳躍高臺欲奪先。

 

這是烏竹芳的〈蘭城中元〉,取自愛詩網,說的是宜蘭中元節慶祭祀的狀況,當然這裡也透露出詩人對極華的祭祀方式的不以為然,特別是最後一句的「鬼餘爭食齊環向,跳躍高臺欲奪先」,形容人民在祭拜後爭先恐後搶食,這是詩人不知道噶馬蘭中元祭祀的原由,所以在寫節慶熱鬧之餘,真的很缺乏認同之情,這個其實中元節普渡孤魂的搶孤儀式,主要是對因開墾而逝或客死異鄉的孤魂祭祀,是民胞物與的仁心表現,怎麼看在外地詩人的眼裡卻是野蠻。

我對「鬼餘」這兩字真的很不能接受,事實上第一次閱讀這詩那書的解釋是說「當時爭食人民如鬼群般爭先恐後」。

同樣是寫中元節慶,在地詩人李望洋的〈蘭州省七月十五夜思家〉,

記否家鄉獻敬樽,華筵葷素列當門。只今萬里為西客,空對孤燈拭淚痕。

河魚甘米佐盤飱,地角天涯酒一樽。料想蘭陽今夜月,三更應照普孤魂。

就直接說到中元節的盛筵祭祀的目的是為普渡孤魂一事,真的是只有本地詩人才能理解這祭祀的意涵。

那天去蘭城新月吃飯,恰好跟服務的妹妹同姓,得說我是那個從幼稚園到大學,甚至很短暫的研究所都沒遇過同姓氏同學的人,連工作至今也沒遇到同姓同事,只要遇到同姓氏的人就會很開心,所以一見和服務妹同姓便很開心的跟她說。妹妹也很直接跟我說,她住哪,我也順著話說我老家在哪…

住哪。這是件很特別事,因為早年的宜蘭村落都為「同姓村莊」,也就是說同姓氏的人都會住在一塊,這是同姓之親,跟西部人的同宗之親很不一樣,所以早期只要遇同姓氏的人,就會當是親人稱呼,算是維繫親族力量。

雖說我都搬來這快兩年了,每次和老一輩鄰居聊天時,他們都會習慣先問,妳姓什麼,接著就可以指出我應該是哪兒的人,他認識那裡的誰誰誰……儘管我都不認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愛詩網 烏竹芳 搶孤
    全站熱搜

    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