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遍履蘭中地,番莊卅六多。依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

眾怪疑魑近,心頑奈石何。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

酒醉欣搖舞,情歡樂笑歌。尊卑還可愛,男女實難訛。

八節無時序,三冬亦暖和。未能傳五教,咸曉四維摩。

 

這首是蕭竹的〈蘭中番俗〉。引自愛詩網。

見詩題就可知,他說的是噶瑪蘭族人。和所有人一樣,詩人蕭竹一來到噶瑪蘭,引他注意便是原住民的風俗,更以漢人眼光來看待噶瑪蘭地區的節慶習俗,因此有了這首視噶瑪蘭族人為未開化的民族,又不茍同他們即時行樂的樂天,甚把噶瑪蘭族人當成「」看待!至於愛詩網的注釋,我認為說得相當含蓄,我還是認為詩人的下筆相當重,且充滿漢人民族的優越感。

這讓我不住把它和這兩天很high的賽德克巴萊連結一塊,每個人甚至每個媒體都有自己解釋這電影的角度,可當電影泰雅族女主角在談話性節目感性說著,「我希望全世界的人能知道我們原住民的歷史,莫那魯道是怎麼帶領我們抵抗日本人…」讓我想說重話,妳又何時認真看待過自己族群的文化,和深入瞭解泰雅族歷史了呢?果然,昨兒便冒出一泰雅族耆老嚴正抗議說到,莫那魯道不是英雄,他幫日本殺過泰雅族人。

唉…確實用不著把誰誰誰當英雄,可確定的是在最後一刻有所覺悟帶領族人去抵抗侵略,去維護自己文化,是勇者表現。想必…泰雅族女主角現在的處境應該很尷尬!當然如果她有自覺的話。

 

詩說,噶瑪蘭地區有超過36個番社。噶瑪蘭族人多是依山傍水而居,屋子只是很簡單的以竹子為柱,以茅草覆蓋。噶瑪蘭族人舉止和裝扮就像是妖怪,而且冥頑不恭。身上總是帶著刀劍,又總是團體一起行動。他們常飲酒唱歌跳舞,盡情作樂大笑。不分男女老少,彼此間都沒欺瞞,和樂以對,但換言之即是他們沒有上下、男女間的禮節。生活上沒有節序觀念,就算冬天依然,沒有備糧過冬的警覺之心。家族裡沒有五常倫理觀念,更沒有四維的禮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愛詩網
    全站熱搜

    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