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在讚揚某某湯包、水餃皮薄餡多……可是,我偏不愛餡多這事,總覺得「皮薄餡多」是一不均衡,既然要吃餡多,那直接買肉吃不就得了,既然要是麵食,「麵皮」這件事當然重要,而餃子最方便的處理方式就水煮,若皮太薄了,水煮功力又不怎麼樣,最後都會變成尋不著餃子的只好吃清水餃子湯。
那天收到村子口水餃和湯包,迫不及待地弄來吃,水餃的皮餡均衡,一點也沒有顧此失彼,可以吃得麵皮的Q彈,也可以享受到內餡的豐富,恰恰好~
很high的三大包。
村子口酸白菜湯包首嚐~~
這幾天熱到快融化,雖然我媽說,很熱很熱時要吃很燙很燙的粥,很舒服,可是,我的理解力遲鈍,只知道很熱時,會不想吃或只想吃涼的,呵,所以弄來個「村子口水餃&湯包夏日三吃」……
第一彈:酸白菜湯包佐黃瓜醬
酸白菜的發酵酸味不搶戲,那也應該要用低調的醬汁來搭配,而且還要符合炎熱夏日的清爽需求,所以最好來點果酸提味,嗯…那就「黃瓜醬」吧!
材料:村子口酸白菜湯包5顆,小黃瓜2條,紅蘿蔔30克,麵粉1/2小匙,水100C.C.,奶油1小匙
調味料:A. 鹽1/2小匙,鹽適量,白胡椒適量,肉豆蔻粉少許
B. 檸檬汁1少許
作法: 1. 酸白菜湯包先蒸熟。
2. 小黃瓜洗淨,刨皮,1條榨汁,1條切小丁。紅蘿蔔切丁。
3. 紅蘿蔔丁、小黃瓜丁汆燙熟。
4. 麵粉和水調開,以小火慢煮,成糊狀後,加入奶油與調味料A,攪拌均勻。
5. 倒入小黃瓜汁,煮至開,熄火,加檸檬汁調味。
6. 將黃瓜醬淋在村子口酸白菜湯包上,放上小黃瓜丁、紅蘿蔔丁即完成。
酸白菜湯包佐黃瓜醬
第二彈:豌豆冷湯餃
夏天台灣有涼麵,國外有冷湯,那就把兩個結合在一塊,呵~又有什麼比村子口酸白菜豬肉水餃「曖曖內含光」的酸,更適合放涼再吃!
材料:村子口酸白菜豬肉水餃6顆,青豆40克,洋蔥1/4顆,奶油適量,高湯塊1/3塊,水350C.C。
調味料:鹽適量,黑胡椒適量,丁香少許。
作法: 1. 洋蔥切絲。村子口酸白菜豬肉水餃水煮熟,放涼。
2. 水倒進湯鍋內,沸騰後,加入高湯塊,再次沸騰時,將青豆放進,以小火煮。
3. 以奶油炒洋蔥,炒至香氣出來且柔軟,倒入青豆湯內。
4. 青豆湯轉大火煮至滾,加入調味,以小火續煮5分鐘,熄火。
5. 湯品放涼後,倒入果汁機內,攪打至勻,放入冰箱冷藏。
6. 再將村子口酸白菜豬肉水餃放入湯品內,即完成。
豌豆冷湯餃
第三彈:馬鈴薯濃湯餃
再來個既要有大碗滿意的飽足感,還要夠濃郁,適合夏日晚上吹著微微的風(冷氣?)慢慢享受的,那就來個馬鈴薯濃湯加村子口高麗菜豬肉水餃!
材料:村子口高麗菜豬肉水餃6顆,馬鈴薯1顆,玉米粒1大匙,紅甜椒1/4顆,黃甜椒1/4顆,水5000C.C。
調味料:鹽適量,丁香粉少許,辣椒粉適量。
作法: 1. 村子口高麗菜豬肉水餃水煮熟。
2. 馬鈴薯削皮切塊,和玉米以滾水汆燙至熟,再搗成泥。
3. 紅、黃甜椒切小丁。
4. 起油鍋,放入甜椒丁炒熟。
5. 再將馬鈴薯泥和玉米粒放進鍋內,稍拌炒一下。
6. 倒入水,以大火煮至滾,加入調味,再以小火續煮2分鐘。
7. 放進村子口高麗菜豬肉水餃水煮,小火煮1分鐘,熄火,即可上桌。
馬鈴薯濃湯餃